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PISA 排名到底有多重要?

        近年來中國與印度的經濟成長嚴重地仰賴出口導向的戰略,尤其是貨物貿易的順差極為可觀,大量侵蝕歐美國家製造業的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貧富差距的擴大與中產階級的消失使得全球有效需求難以增長,而自動化則使得全球所需要的勞動力難以隨著GDP的成長而增長。結果,全球貿易變成是「全球勞工爭有限就業機會」的競爭——得利的是全球資方,勞方則活在工作貧窮化、非典就業與科技性失業的恐慌裡。
        英國脫歐、川普當選,很大程度反應著中產階級(或90%受薪階級)對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不滿。另一方面,全球勞工競爭有限工作機會的結果,醞釀出歐美勞工對(非法)移民的不滿,也引發各國對於「國際競爭力」的高度關注、焦慮與恐慌。
        在這背景下,每一次 OECD 發布 PISA 排名,都引起各國(尤其是歐美國家)不小的騷動。然而,PISA 的排名可靠嗎?值得為它而或喜或憂嗎?

一、數字會說話?
        跟一般人講道理,很難;但是數字很容易引起聯想(不管正確與否),因此數字比道理更具有政治上的可操作性與衝擊力道。愛丁堡大學的 S. Grek 在 "Governing by Numbers" 一文中指稱 PISA 經常在歐洲各國的政策辯論中被拿來當作攻防的關鍵證據,只有英國對 PISA 的反應比較冷淡(他認為原因是英國有自己能信任的高品質評鑑制度)。
        但是,你如果看一看英國 BBC2 製作的紀錄片「中式教學適合英國學生嗎」(Are Our K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以及相關的後續討論,你多少還是可以感受到英國人對於跨國的「學生學習成就」測驗不是無感的,有些人甚至是焦慮的。
        然而 PISA 測試的結果可以信賴嗎?挪威奧斯陸大學的 Svein Sjøberg 在 "PISA: Politics, fundamental problems and intriguing results" 和 "PISA and Global Educational Governance – A Critique of the Project, its Uses and Implications" 這兩篇論文中不只表示他對於 PISA 越來越強的影響力感到憂心,也對於 PISA 的排名是否應被拿來指導教育政策提出高度的質疑。
        此外,倫敦大學的 John Jerrim 也在 "The reliability of trends over time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est scores: is the performance of England’s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really in relative decline?" 也高度質疑 PISA 測試結果的穩定性,以及拿它作為評估教育政策的可靠性。
        而德國國家研究機構 Jülich Centre for Neutron Science 的 Joachim Wuttke 則在 "Uncertainties and Bias in PISA" 一文中從統計方法上提出對 PISA 的許多質疑,尤其關鍵的是他的結論:想要用簡單的排名獲得分來評估像教育這麼複雜的系統,注定是不足為訓而很難給我們有用的啟發。

二、PISA 與 GDP成長率
        雖然歐美教育界對 PISA 的測試結果疑慮參半,但是史丹福大學著名的經濟學者 Eric Hanushek(經濟與教育問題的全球頂尖學者)卻在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一文中認認真真地研究 PISA 成績跟 GDP 成長率的關係。
        他的結論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概是:如果美國在 2,000年時確實有將 PISA 測試成績提高 50分而追上亞洲國家的水準,2015年時美國的 GDP 將會因而增加4.5%。
        以 Eric Hanushek 在教育經濟學領域的聲望,我如果去質疑他的結論,大概又會把經濟學界的人氣死。不過,很抱歉,我確實是對這一項結論極為質疑。
        人力素質會影響經濟成長率,無庸置疑,我也不會笨到去質疑這一點。問題是,產業界的人力素質不直接等於國三學生的 PISA 測試成績(就先假裝 PISA 真的可以準確地反應各國國三學生的閱讀、數學與科學能力吧)。
        以高職畢業生而言,高職期間的教育成效遠比國三之前的學習成效更直接影響他們在產業界的表現,而 PISA 卻沒辦法測出各國高職教育的優劣,所以,你如何從 PISA 的成績去推測各國高職教育的成效?
        再以大學畢業生而言,要用 PISA 成績去推測各國高中與大學教育的成效,更加困難。
        尤其是,歐美國家的學生往往是從高中、高職或大學才開始衝刺、拼專業能力;你又如何從他們 PISA 的成績排名去推測他們大學畢業時的能力?
         就以德國的職業教育為例吧,2008年之後歐美各國普受青年失業率高漲之苦(西班牙和義大利卻高居56%和38%,歐美各國超過20%的更比比皆是),獨獨德國和奧地利的青年失業率都低於8%,因而各國紛紛效尤,想要引入德國技職教育的雙軌制。然而德國的 PISA 測試卻一敗塗地(科學排名16名,閱讀第 11 名,數學在第 12 名之外)。你相信不相信德國高職畢業生與大學畢業生的人力素質真的遠比亞洲學生差?
        假如你還記得德國製造業的外銷競爭力是全球第一,尤其是在高價位產品市場上無人能敵,你還能相信德國的人力素質真的不如亞洲國家?

三、我們該對 PISA 認真到什麼程度?
        我相信,最要緊的不是 PISA 排名,而是我們整體教育目標與各階段目標的設計是否合理而週延地配套,以及我們的課程設計是否能落實我們設定的各階段教育目標。
        教出「優秀」(專業能力、社會共識與核心價值等公民素養、經營家庭與人生的能力,etc)的大學畢業生與技職畢業生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PISA 的成績是個不該被過度誇染的參考,只要國中畢業時的程度不致於妨礙後面階段的學習與發展,為了 PISA 成績或排名而過度犧牲其他教育目標是荒唐而毫無意義的。
       上海在前兩次的 PISA 測試裡很風光,今年只因加入另外三個城市,排名就大幅滑落。其實,昔日不值得驕傲,今日不值得羞愧——三次的抽樣都沒涵蓋大陸主要城市,那種測試能有多大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