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青年失業與人才荒

這幾年來青年失業問題相當嚴重,不過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在 2009 年時倒是別有見地表示:「結構性失業另一個年齡層在1524歲,7月失業人數有116千人,這可能與社會結構轉變有關。」他說:「四、五年級生(1950年、1960年後出生)當年畢業時,就急著找工作,就算再辛苦的工作也要做,目地就是希望減輕家中的經濟負擔;但是現在社會型態轉變,尤其是在晚婚、不生的情況下,比較沒有經濟壓力,因此工作也就可以慢慢找;一時找不到工作也無所謂,仍可依靠父母。
真的是這樣嗎?根據主計處 2000年1 月到 2012 年六月逐月統計的各年齡層失業率。你可以看到:在 2009年一月之前都是15-19歲年齡層(國高中剛畢業)失業率最高,20-24歲年齡層(高中畢業沒唸大學)失業率次高,25-29歲年齡層(大學或碩士剛畢業)失業率第三高,而且三者的失業率都高於平均失業率。其他年齡層的失業率都相近。

我們如果把年齡大於34歲的那幾條曲線挪走,會看得較清楚。
失業率最高的倆個年齡層(「15-19歲」和「20-24歲」 )是沒有念高中、大學的一群。假如他們是沒有經濟壓力的一群,為何不去唸高中和大學?假如是父母養得起又管教不了的,這種「啃老族」根本連工作都懶得去應徵,早就被列入「非勞動力」,根本不可能被當作失業人口。所以「15-19歲」和「20-24歲」的失業青少年中有非常高的比例應該是唸不起高中和大學,其中很多甚至是單親家庭的小孩。
根據失業率的定義,「凡從事任何有酬工作、或無酬家屬工作至少15小時,就是勞動力中的就業人口」,因此連打零工都算「已就業」。在這麼苛的定義下而找不到工作的人,如果原本就家貧,那日子更是難過了。剛卸任經濟部長而時任政務委員的尹啟銘怎麼敢說人家是「比較沒有經濟壓力,因此工作也就可以慢慢找;一時找不到工作也無所謂,仍可依靠父母。」?
接下來,負責人才與產業政策的政務委員管中閔說話了,這位號稱「台灣計量經濟學三巨頭」的學者不只一次地埋怨台灣敎出來的學生是「高不成,低不就,到業界不會操作機器,也無法做尖端研究」。「學生抱怨找不到工作,企業抱怨學生不能用。」所以,到底是誰錯?學生不用功?教授太鬼混?教育部、國科會的評鑑方法失當?經濟部與經建會產業政策錯誤所導致的惡果?還是說台灣人通通都錯,只有管中  沒有錯?
張忠謀的發言我覺得最好笑:「台灣不缺台清交成的碩博士生,也不缺基層人才,但缺乏『有創意、會創新』的中階人才;更缺少把科技轉換為經濟價值的人才。」別人說這話還有點可取處,張忠謀說這話我就覺得可笑。一個誓言永遠當代工的人,如果底下的中階人才真有創意與創新的能力,能做什麼?設備、製程和原料完全掌握在國外供應商手裡的代工產業裡,創意與創新的能力有何發揮的餘地?
Steve Jobs  Apple 的點子王兼消費性電子時尚教主,老闆有創意和創新的能力,員工才有發揮的餘地;老闆只會代工,卻要求員工有創意和創新的能力?這算是什麼道理?  
施振榮講的比較像人話:「其實不是台灣沒有人才,而是台灣經濟現況,沒辦法提供好舞台讓年輕人發揮。」他表示:現在社會都講「一代不如一代」,但這並不符邏輯,對年輕人也不公平;當今社會沒有提供舞台給年輕人,也不願投資,把舞台越做越小,「今天一代不如一代,是我們的責任。」
台灣缺什麼人才?有能力讓年輕人發揮所學的老闆。當老闆們都只會從政府和小股東撈錢,靠壓榨勞工、規避稅負與環保責任來降低成本時,年輕人有再多才能也沒有發揮的空間。這才是台灣真正的問題。而培養出一堆米蟲級老闆和米蟲級教授、院士的,正是政府各部會的政策!
郭董怎麼說的?「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不過他也開始怪政府不幫他了。當院士、政務委員、部長、主委、教父級的人物都開始找理由、甚至找牽強的藉口時,你就知道這個社會真的很難有指望了。

不對!應該說:檯面上的這些人沒什麼好指望了。我們設法靠自己吧!